谢承瑞

[近现代] 公元1904年-公元1937年

谢承瑞(1904—1937), 字苍荪,江西南康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后任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旅第二团上校团长。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牺牲。1988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谢承瑞将军为革命烈士。

谢承瑞的父亲谢晓石,清末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明治大学法律系,参加过辛亥革命。1919年从北方南下,准备参加 军政府时病逝。1920年,谢承瑞在父亲生前好友章士钊、张继等人帮助下,作为江西俭学生参加了。华法教育会第15届赴法学生团(同批赴法的周恩来等)。到达法国后,谢承瑞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就读,毕业后又考入枫丹白露炮兵学校。

1924年7月至1927年7月,他又在法国兵工大学上预科三年。此后即升入法国兵工大学。1929年2月毕业后,又转入法国炮兵大学学习,直至1930年4月学成回国。(一说1927年10月入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攻读陆军专业,1930年1月毕业。)回国后,谢承瑞在天津当了一名中校军械官。

1931年,经章士钊先生推荐前往归绥(今呼和浩特),在绥远省主席傅作义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任中校军械处长。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傅作义将军派谢承瑞、纽先铭等三人以联络官身份去上海慰问十九路军,并学习考察对日作战的经验。此次考察,对他震动很大。当年6月,谢便和他的好友纽先铭一起离开了三十五军,到南京炮兵学校任教,

1933年任上校教官。

突出成就

1931年,他所著的《科学之军事》(分“海军篇”和“陆军篇”两册)即由天津《大公报》馆出版。在南京任教期间,他还担任了南京炮兵学校官,南京军事委员会《军事杂志》社审稿专任干事。撰写有《法国空军部》、《兵工之原料》、《工业建设之步骤》等文章。

1933年10月至1934年9月间,陆军大学校长杨杰率领军事考察团赴欧洲考察,谢承瑞是随行团员之一。

1935年,应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之邀,他担任教导总队军官队的上校军事教官。

1935年9月,入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受训,次年7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扩编为三个旅,谢就任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后,兵分三路向南京进犯。谢承瑞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所部与沈发藻八十七师二六O旅(旅长刘启雄)防守工兵学校。

12月9日,防守淳化的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败退回城,在尾追的日军第九师团的猛攻下阵地失守,遂退入光华门与八十七师、一五六师(师长李江)、宪兵教导二团等坚守城垣,并迫退城外日军。

10日,光华门两次被突破,但入城日军均被歼灭,有少量残敌隐藏于城门洞内。遂建议组织敢死队清除残敌获准。半夜,从箭楼上将汽油桶摔到门洞口,点燃烧敌,并亲率教导二团敢死队打开城门,与从城上缒下的一五六师敢死队前后夹击,敌人悉数被歼,且俘获一人,原本抱病参战的谢承瑞为火焰灼伤。此后坚守光华门。

13日凌晨始受命撤往下关,在挹江门因身体虚弱被拥挤失控的人群踩倒身亡。

1938年10月6日,国民政府以呈渝字第8019号批文(现存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批准军事委员会的报请,追晋谢承瑞烈士为陆军少将。

革命烈士

1988年11月10日,根据其女儿谢尊一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谢承瑞将军为革命烈士。

经历历史事件

南京保卫战(公元1937年)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孙元良 (19042007)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
薛蔚英 (19041938)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
王修身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
李及兰 (19041957)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
傅正模 (19041968)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同年(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

罗策群 (18931937)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
李伯蛟 (18971937)著名抗日英烈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
庞汉祯 (19011937)广西自治区百色靖西
白坚武 (18801937)河北省沧州市泊头
李铁夫 (19011937)天津市红桥区
马仲英 (19121937)甘肃省临夏

[谢姓]名人

南康名人推荐

名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