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宁新昌,男,1956年生,合阳县新池人,1983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后,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及南开大学,分别获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分院,长期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及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曾在《中国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上海)及《哲学与文化月刊》(台湾)等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特别是1998年编著的《本体与环境——论新儒学的精神》一书,受到理论界许多学者和专家的高度赞扬,在哲学领域引起强烈反响。该书四部分,近20万字,主要通过对宇宙本体的探索和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展开对新儒学精神的论述。新儒学是较之原始儒学而言的,指的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他是对原始儒学的承续,新儒学的新在于它弘扬了原始儒学的精神。他认为人的本然存在是实践。人就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但仍认为新儒学是现代人文价值观建设的主要理论资源。
宁新昌同志多年来在哲学理论界苦心钻研,笔耕不辍,尤其对人生的本源研究颇深。他认为古人有三不朽,但首要是立德,立德就是做人。如果没有立德,其余的立言、立功就毫无意义了。哲学就是爱智之学,他告诉了我们生活是永远贴近自己的,生活中有失与得、悲与乐、逆与顺。在得乐顺时,不要贪婪地占有生活;在失悲逆时,也不要消极地逃避生活。人生就是在得与失,有与无,现实与理论之间。
宁新昌博士多年来虚心学习,与哲学界的同行前辈们相互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浙江大学哲学系的陈俊民导师,中科院哲学所的蒙培元先生、马振铎先生、徐远和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张立文先生,北师大哲学系周桂钿先生,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钱逊先生,南开大学哲学系的卢升法先生。历史系的刘泽华先生,天津市委党校的吕希晨先生、刘润忠先生,武汉大学哲学系的郭齐勇先生,广州科学院李明华先生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杨国荣先生等都给过宁新昌以学术指导和交流,并对他的学术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宁新昌博士的导师方克立认为,《本体与境界——论新儒学的精神》是一篇立论严谨、表述简明、颇见功力的中国哲学博士论文,新儒学作为中国传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今天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浙大哲学系博导陈俊民说“《本体与境界——论新儒学的精神》付梓面世,副标题标示其探讨主旨,为宋明道学精神定位之理论支柱,不仅突出了宋明道学不同于孔孟儒学,汉唐经学和清代汉学的惟一显著特征,准确地把握了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发展过程的特定主题,而且有利于突破历来道学研究中主要难点”。
全文贯彻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原则,较好地解决了道学整体发展的逻辑及其与每一位道学大家思想逻辑环节起点与展开的不同特点。该书取材准确,论证缜密,行文流畅,逻辑条贯,处处显露出理论思维的深度和力度,无疑是近代中国哲学博士论文的又一佳作,宋明道学研究的又一新成果。